浙江省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是省属企业,于2008年由原荣大集团、中大集团、东方集团合并成立,主要从事商贸流通、金融服务和生命健康三大产业。
近年来,集团坚持以党建引领发展,以改革释放动能,以创新激发活力,以文化促进融合,经营质量效益大幅提升,主要指标连创历史新高,取得了转型发展突破新成就,全面确立了向上向好的发展态势。2020年集团列中国企业500强第304位,省属企业综合考核第2位。
1
智能化转型的背景与目标
转型背景
根据省委数字化改革总体方案和浙江省国资国企数字化改革行动方案的要求,国贸集团结合自身实际,在全集团范围内全面推进“资源整合、管控效能、产业转型、业态创新”四大提升工程。
主要目标
深入实施“数字国贸”战略,围绕一体化、全方位、制度重塑、数字赋能,找准在全省“152”数字化工作体系中的发力点,以推动全域管理职能和经营价值链各环节数字化转型、赋能新的竞争力为工作方向,以实施重点项目和年度计划为切入点,按照“一年出成果、两年大变样、五年新飞跃”的要求,统筹推进集团数字化应用和数字经济的全面发展,加快推进以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为核心内容的新经济形态,构建集团整体智治体系,推动集团整体运行的效率提高、方式转变、效能提升,全面推进“资源整合、管控效能、产业转型、业态创新”四大提升工程,全力打造省内“数字总部先导企业、数字经济先行企业、数字转型先引企业、数字治理先进企业”。
到2021年底,集团公共数据平台初步搭建,实现各领域、各主体核心业务系统的有效支撑,完成基于人、财、物及各目标职能条线的数据分析体系,在产业数字化方面推进成员公司在线化和标准化管理。重点项目全面启动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到2022年底,集团总部应用系统、集团公共数据平台基本建成,企业级数据仓库等基础架构成形,具备综合管控集成的新型能力,基本建成统一的智治系统,形成辅助决策支持能力。重点成员公司核心业务实现在线化和数字化覆盖,关键业务实现集成融合。重点项目基本完成并产生实际效益,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创新能力。
到2025年底,集团总部管控效能显著提升,基于集团公共数据平台的数字化应用、现代化的整体智治体系成熟完善。重点成员公司经营管理全业务场景的在线化和数字化覆盖,实现产业内全要素、全过程的互联互通和动态优化,建成数据驱动的柔性管理机制和生态化运营体系,集团数字化改革取得突出成果。重点项目的引领作用和集群效益充分释放,实现业态创新目标,全面建成省属国企数字化改革先锋企业。
2
集团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具体举措
成立数字化改革工作领导小组
成立经营班子所有成员参与的数字化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集团数字化改革工作。各成员公司应参照集团设立数字化改革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制定方案、计划、工作清单,按照两个月一次会议要求制定计划和推进部署。
成立数字化改革工作专班
集团总部、各成员企业以数字化改革工作专班化运作,严格落实“一把手”责任制,实行挂图作战。各成员公司要根据集团数字化改革方案的主要任务和重点项目,并结合信息化年度计划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定期召开例会,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集团信息中心和各成员企业信息中心负责明确数字化基础架构,明确各系统、各职能以及上下级企业间逻辑关系,提供信息技术支持。
成立数字化改革专家咨询组
依托下属企业和外部专家,在集团数字化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数字化改革专家咨询组,充分发挥专家小组在数字治理、资源集成、数据协同创新工作中的辅助决策作用,为数字化改革提供最佳理论、策略、方法的决策咨询服务,各成员公司结合企业实际选择设立。
建立清单化、闭环式工作机制
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制数字化改革任务清单,量化目标,建立表格化、清单化、项目化管理机制,明确要求,实现细化量化闭环管理,落实数字化改革工作例会制度,形成“揭榜挂帅”机制,建立健全数字化改革工作的政策体系与评价体系。
突出数字赋能,按照集团整体智治的工作部署,明确主要领域和重大项目任务清单,加大考评力度,制定激励措施,与成员公司的效益和效率挂勾,将数字化改革投入视同利润,项目直接产生利润做政策上的支持,统筹推动数字化改革综合考评。发挥数字化改革创新试点项目示范引领作用,推进“试点、总结、推广”建设模式,努力培育形成数字化应用新生态。
3
数字化、智能化建设的方向和重点
1 实施数据资源整合提升工程。
发挥数据要素作用,推进新要素改革,提升数据资源配置效率。建设集团公共数据平台、数据仓库,提供通用能力,形成集团总部和成员公司相互融合的两级数据平台。推进经营管理和生产服务领域的数字化供给形式转变,加快数据资源体系建设,全面支撑全领域、全主体、全周期数字化改革需求,构建数智驱动的治理新格局。
盘点数据夯实基础。开展数据现状自查,摸清家底,总部按照职能条线梳理管理主题域,成员公司按照业务价值链梳理业务主题域,从管理和运营的场景入手,结合管理和经营需求,全面梳理数据要素资产,构建全集团数据体系,同时有序接入外部市场化数据,做好集团上下级、内外部的数据交换共享,实现“按需归集、应纳尽纳”。
建立数据标准规范。成员公司要制定基于国家、行业标准,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数据标准规范,集团总部按条线制定数据标准,统筹推进数据规范体系建设,按照成员公司、板块、集团三个层面,编制数据标准,以板块内核心企业为基础,规范数据采集、存储、传输、治理、使用等全周期管理,建成一套适应于集团的数字化标准规范体系。
构建数据治理体系。集团信息中心负责推进集团数据架构、数据生命周期管理、数据安全的制度管理框架工作,总部各部室和成员公司按“一数一源”原则,负责数据生产系统的运维工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时效性、完整性和可用性,通过整体智治平台,发挥数据深层次价值,整体推动集团治理全要素数字化,展现集团经营管理全景图谱,实现全覆盖、可穿透、实时化的数字化管理,推进集团治理方式的系统性重塑。
2 实施总部管控效能提升工程。
围绕总部“六大中心”建设目标,深化三大平台建设,以总部职能提升数字化改革为契机,开展总部效能变革,实现精准管理,建设基于条线职能管控的共性应用系统和数据分析体系,实现总部数字化管控的全职能覆盖、全流程贯通、全要素支撑,打造全省国资国企的最佳实践案例。
深化总部管控应用。完善集团总部三大管理平台。一是以集团协同平台为载体,实现全集团线上非专业化系统的统一门户,打造数字化、智能化垂直管理的各职能域系统,建立统一高效的数字化应用访问入口,实现闭环管理;二是建设共性系统为重点,包含人、财、物等系统,加快推进专业管理系统的覆盖,实现集团专业管理系统的深入应用;三是以专业管理系统和非专业化系统为基础,辅以外部资信数据,打造集团智治管理数据分析平台,实现风险分析预判和向下业务指导。
构建新型管控能力。从总部管控入手,构建主动变革+动态优化的数字化管控机制。通过“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数字化”进行穿透,实现管控要求的落地。通过绩效引导对管控体系效能进行管理,通过内控对管控流程的合规状况进行管理、通过审计稽核对经济活动的风险控制进行管理,最终实现总部管控的数据化运营与动态纠偏。
3 实施产业转型提升工程。
在新一代数字科技支撑和引领下,推动各产业板块的深度融合,促进产业向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引导成员公司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数字化。对产业链上下游进行数字化升级、转型和再造,持续完善产业生态,通过数字化改革驱动和提升产业发展能级,持续引领产业迭代升级和运营管理的高质量发展。
推动工业制造类企业数字化。推进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技术规模化集成应用,快速布局工业互联网。以新智造为主攻方向,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有效激发创新发展活力,全面提升研发、设计、生产和安全管理智能化水平。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促进企业生产方式转型,推动要素资源重组、生产流程再造、企业组织重构。
推进商业服务类企业数字化。根据主业特点,融合新兴技术实现经营方式与商业模式的数字化再造和升级,着力推进数字营销、数字金融、数字供应链等建设,实现服务线上化、运营互联网化和用户场景化,打造差异化、场景化、智能化的数字服务。加快建设数字营销网络,推进用户服务敏捷化,实时感知、分析和预测用户需求,实现按需精准服务,提升用户全生命周期的响应能力。
加快推进产业体系生态化。结合集团产业优势,推动各板块间数据贯通、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在重点企业内率先实现供应链、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数据贯通、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加快打造供给主体、应用主体、消费主体网络化、平台化协同的合作生态,构建智能驱动“互联网+”新型产业运营体系,形成互利共赢的数字化产业生态。
4 实施业态创新提升工程。
加强系统性变革,将数字化技术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加速推动创新竞争能力与传统竞争能力更替,形成新的生产服务模式和良性创新生态,不断形成数字经济时代可持续竞争优势。
着力构建数字化创新机制。出台鼓励和引导成员公司应用新型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扶持政策,加快数字技术对三大板块的融合渗透,支持业态创新,引导产业经营向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加大各板块重大项目数字化应用的技术支持和指导力度,推动各板块业态创新重点项目建设。
加快培育数字化创新主体。主动参与产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引入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分析等前沿技术,合理布局数字产业,聚焦产业互联网等新领域,着力推动电子商务、数据资产运营、共享服务、平台服务、新零售等数字产业发展,培育行业领先的数字化服务龙头企业,以重点项目为抓手,推动集团各板块转型升级。
推动形成数字化创新生态。发展符合数字经济规律的新型业态,实现生产经营方式由线性关联的价值链和企业内部价值网络向开放价值生态转变。发展数字新业务,进一步重塑企业价值链,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创新能力和产业应用新生态。融入产业创新生态,建立开放式创新生态体系,将企业内部和外部生态伙伴全价值链进行有机整合协同,壮大数字化新生态。